文 上海榕基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中国式的教育更适合孩子的发展,因为它能够严格的要求孩子依照固定的条条框框去做事,规范孩子的言行举止;有的则认为美国式的教育更能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在探索中发现学习的乐趣。我倒认为无论是中式的还是美式的,它们都有共通之处,都要抓住主次,把握好关键,因材施教。必要的时候中西结合也未尝不可。
先中式后西式
中式教育严厉死板,适用于儿童的启蒙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大脑就像一张白纸,因此需要足够的信息量来满足它整理信息建构框架,树立规则和标准,以此来完成认知、辨认任务。这是西式教育所不能比的,它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满足这一需求。但当这一阶段完成后,美式教育的能动性便可以为中式教育所确定的大框架进行补充和完善。只有当为孩子建构了一个完整并且良好的框架,让他们明白好与坏的标准后,其他的像创造力、想象力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得以发挥。
环境是关键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华生的名言:“给我一群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对于这句话我不敢完全苟同,但其中讲述的环境对于一个孩子成长影响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环境的第一个创造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和谐并且充满爱的家庭,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这些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所以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注,不敷衍、不马虎,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件小事,以此来培养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再次,父亲和母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老师,因此孩子会很自然的对父母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从而建立起他自己的一个关于是非曲折的判断标准。所以在教育孩子时要以身作则,先要求自己再去指导孩子,为孩子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来引领他往好的方向发展。老师是孩子成长环境的第二个创造者,她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一个大团体中的处境。所以经常得到赞许的孩子总是能得到同龄伙伴的友谊,而受到批评的自然就会受到冷落甚至是嘲笑,这对孩子的心理无疑会留下阴影。且在成长初期,老师是孩子最敬畏的人,他们会服从老师的每一个指示并把从老师那里获得的奖励当作是最高认可,哪怕只是一句表扬。所以,在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看好老师。因为老师的好坏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最后就是伙伴了。有句俗语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伙伴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每天的朝夕相处,会使很多行为、语言或是思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优秀的伙伴就不多说了,对于稍微顽劣一点的,家长善意的提醒指正就好,让孩子明白什么样不好以及自己该怎么做,而不是过多的干预让孩子不要跟谁谁接触。这会影响到以后他们自己处理人际关系。
立人为根本
鲁迅曾说过,“教育就是立人。”立人即做人,就是通过教育来教会孩子怎么做人以及做一个怎样的人。为人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但教育最大的任务不是逼迫着孩子二十四小时的学习、上培训班,而是学会做人。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坚韧的性格、良好的习惯以及积极的心态这很重要。语文、数学等这些学科知识可以在课堂上学会,但教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困境、还有如何融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等,是门大学问,不是光靠课堂里读几本书讲几句话就可以学会的。要在思想上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强化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学会尊重他人、爱护自己;要在心理上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面对生活的勇气,同时不要给予他们太多的压力,使孩子充分了解并且发挥自己的长处。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而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就更需要时间来体验挫折,享受成功,进而认识自己;生活上,引导他们多接触社会,做一些积极并且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鼓励他们捐部分零用钱给希望小学或是带着他们多接触大自然等等。以一些现实的活生生的例子来教育他们,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到社会上的认可,以及这又有着怎样的衡量标准。
适当地放手
个性即特点。没个性的孩子就像花园里的玫瑰花,千篇一律,没有什么不同。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言听计从引以为傲,认为那是“乖”得表现,并总在人前人后的夸奖。的确,善解人意的听话与乖巧让人觉得有礼貌、讲道理、好相处。但一味的“乖巧”真的好吗?有些孩子被教育的父母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不论对与错。他自己心中没有一个准绳,只是一味的听从,不会去判断。就像是父母手中的拉线木偶,这是“愚乖”。一旦父母放开手,他们便茫然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会习惯性的等着有人告诉他们,于是乎就变得消极、被动。当今的世界随着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思想也在不断转变,社会更需要有个性的孩子们。他们无论是学习、实践、还是工作或者做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自己独立安排;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行为准则,无需大人干预。现在有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有这样的感慨,“父母为我们安排了小学、中学,帮我们决定好了文理科,之后又帮我们选择了大学,确定了专业,现在我们毕业了,他们却说你是大人了,未来自己选择。”被牵着走了20多年的孩子,突然间松手让他自己去走,他怎会知道往哪走,怎么走呢?因此多给孩子些空间,适当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自己的爱好,自己去规划自己的未来。父母只是个领路人,适当的指引、点拨就足够了。
舍弃“强权政治”
美国人教子的十二法则里,有一个声言法则,我很赞同。意思就是要父母多倾听孩子的声音。我认为不只是倾听,还要和孩子交朋友,学习他们的语言。只有了解了他们的思维表达模式,你才能够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通过交朋友,和他谈心。可以告诉他你每天经历的事情,也可以问问他一天的经历。如果他告诉你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动怒,不要动手,多听少说。只有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其实父母亲要做孩子的朋友,要让他对你无话不说,前提是他要对你有足够的信任,你只用倾听,或是开导,而不是一听到他做的不对就要处罚。“强权”只是手段,孩子不是用规则就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但思考与行事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以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在他们的人生中发生作用。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用规则的手段,强化孩子良好的思考与行事的习惯。教育的原则是引导启发,而不是强迫命令。
艺术促升华
许多家长会让小孩子去学习一门艺术,其目的大多是为了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可以提高以后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但艺术的功能不止于此。它可以培养孩子的气质,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就拿舞蹈来说吧,从小练过舞的孩子,你一看就能看出来,他行走站立的姿势会比没有练过的孩子显得有气质些。而且要好好的去学习一门艺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积极性,不经常花时间在上面好好练习,再好的老师也教不出速成的技艺。所以这就磨练了孩子的心性,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积极性,让他们变得能够吃苦,懂得坚持,更重要的就是告诉了他们一点:不耕耘就不会有收货。所以说艺术的熏陶陶冶人性情,磨砺人成长,促使人生的升华。
教育是门很深的学问,尤其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无论是如何教育孩子都是以爱为出发点的。但不是以爱为名就可以毫不顾忌孩子的感受,毕竟他们才是最后的执行者。良好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与体谅,也许会让这爱升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仅只是用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回顾这二十年来被教育的一点感受。也许有失偏颇,但感受是真切的。